您的位置:首页 > 工作动态

禹州陈垌村村民把庄稼“种”到互联网
【信息来源:许昌网【信息时间:2018-11-21 17:15  阅读次数: 】【字号 】【我要打印】【关闭

网络直播不到20分钟,点击率超过百次;1天的时间,浏览量上万……11月20日,记者从网上点开禹州市浅井镇陈垌村村民陈高峰的商铺网页后发现,村里的红薯、玉米、花生、绿豆、油菜等农作物从种到收的全过程都能看到。

现年27岁的陈高峰不但把庄稼“种”到了网上,还“种”到了央视,10月26日央视七套报道了他的创业经历。 陈垌村地处山岗区,其出产的耐旱红薯、玉米、花生等品质好,但由于交通不便、信息闭塞,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卖不出去,让村民失去了劳动致富的信心和决心。

今年春节前,大学毕业的陈高峰回到家乡当起了农民。经过一段时间观察,他发现乡亲们销售农产品很难,于是就想利用电商平台,把乡亲们手里的农产品销售出去,而自己也能增加收入。

到了今年5月,陈高峰先在网上注册了电子商铺,再把乡亲们咋种、咋管、咋收、咋加工等所有环节,录制成视频传到网上,通过网上订单,把乡亲们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出去。

该村村民姜中钳就是其中的受益者。姜中钳家里唯一能用来换钱的,就是其承包地里出产的农产品。今年秋季,姜中钳种的花生喜获丰收,陈高峰按照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.5元的价格全部收下,分拣后按每公斤4至6元的价格售出。

不仅帮助本村村民销售农产品,陈高峰还把生意延伸到附近乡村。朱阁镇是禹州粉条的生产基地,仅郑湾村的加工户就有几十家,陈高峰与他们建立长期合作协议,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4元的价格收购纯手工红薯粉条,进行精包装后在网上销售,供不应求。

“因为孩子大学毕业回来当农民这事儿,俺爷儿俩还闹了别扭。现在看来,俺这‘资深农民’也落后了!”陈高峰的父亲陈明军笑着说。

陈高峰的生意还为乡亲们带来了就业岗位,除了父母、妻子外,还吸纳村里五六名妇女帮忙分拣货品、打包封箱,每人每月收入2000多元。

“镇党委、镇政府十分重视年轻人回乡创业,在政府院内为我提供了3间办公用房,配备了电脑、桌椅、货架等办公用品,以扩大销售渠道,帮助更多人走上致富路。”陈高峰对记者说,“有了当地政府和家人的支持,我干事业的劲头儿更足了。”

据了解,6月份以来,陈高峰已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1.2万多单,销售额超过30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