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开放招商

张书杰局长在全市商务工作运行会上的讲话
【信息来源:许昌商务网管理员【信息时间:2012-11-14 11:18  阅读次数: 】【字号 】【我要打印】【关闭

张书杰

20121026日)

同志们:

今年以来,各县(市、区)商务系统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,不断强化推进措施,完善工作机制,提升服务水平,商务各项指标运行良好。稍后,王文杰副市长还要做重要讲话,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。现将1-9月份全市商务指标运行情况作简要通报。

一、商务工作完成情况

(一)招商引资。1-9月份,全市招商引资签约项目412个,合同引进市外资金833.1亿元,完成年度目标的83.3%,合同履约率达到95.6%、项目开工率达到91%、资金到位率达到39.8%完成进度居全市前3位的是:禹州市(93.1%)、长葛市(91.8%)、魏都区(91.2%);未达到全市平均进度,分别居全市第789位的是:鄢陵县(81.9%)、开发区(80.4%)、许昌新区(78.0%)。

(二)外贸出口。全市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15.79 亿美元,增长35.7%。其中出口完成12.05亿美元,增长32.1%,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76.8%完成进度居全市前3位的是:襄城县(166.7%)、鄢陵县(107.8%)、东城区(86%);完成进度居全市678位的分别是:禹州市(77.2%)、许昌县(69.5%)、开发区(66.8%);增速居全市前3位的是:襄城县(398%)、鄢陵县(67.8%)、魏都区(39.6%);增速居全市678位的分别是:长葛市(24.1%)、许昌县(22.6%)、开发区(12.8%)。

(三)利用外资。全市合同利用外资1.4亿美元,同比增长25%,实际利用外资3.6亿美元,同比增长38%,完成省定目标的82.4%完成进度居全市前3位的是:许昌县(217%)、禹州市(81.9%)、长葛市(68.8%);完成进度居全市789位的分别是:东城区(67.2%)、开发区(67.2%)、许昌新区(0);增速居全市前3位的是:许昌县(244%)、禹州市(84%)、襄城县(15%);增速居全市89位的分别是:东城区(-0.07%)、长葛市(-9%

(四)利用省外资金。全市合同引进省外资金545亿元,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97亿元,同比增长20.7%,完成年目标的78.3%完成进度居全市前3位的是:开发区(80.4%)、长葛市(79%)、许昌新区(78.8%);完成进度居全市789位的分别是:襄城县(78.0%)、鄢陵县(77.1%)、东城区(76.7%)。

二、存在问题

(一)进出口形势严峻。一是指标发展趋势不容乐观。目前,我市出口额连续5个月排全省第2位,出口增速排全省第5位,均处于全省靠前位次,但从前三季度整体运行趋势来看,情况不容乐观。增速上,在全省的位次不断下滑,上半年增速排全省第3位,9月份跌至第5位,据了解,周口鞋业产品、漯河发制品、信阳服装出口潜力较大,由于这几个地市上年度基数小,所以,我市出口增速位次依然存在后移的可能性;出口总量来看,虽然已经连续5个月居全省第2位,完成年目标的76.8%,但仅仅超出时序进度1.8个百分点,出口额排名第3位的焦作市仅比我市少1490万美元,且焦作近几个月的当月出口额一直与我市不相上下,稍不努力,我们就会被焦作超越。二是受国际形势影响较大,订单不足。受国际市场需求萎缩、国内经济增长放缓、原材料价格上涨、融资和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多重压力的叠加,第四季度,我市出口订单比去年减少了30%,今年以来的出口指标增幅呈逐月收窄趋势,一季度同比增长53.1%,二季度同比增长49.9%,三季度同比增长32.1%9月份增长较年初下降了21个百分点;三是发制品出口增长趋缓,行业带动能力减弱。发制品是我是出口的主导产品,占年出口额的85%左右,是我市出口工作的晴雨表。一方面,发制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,竞争能力不强,行业内部又存在高价争抢原材料、压价倾销产品等无序竞争现象,影响了发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,另一方面,发制品企业使用原材料收购发票办理退税周期较长、环保部门拟将发制品行业列入高污染行业、劳动力成本上涨、原材料价格平均涨幅达到18%、国家审计署对我市部分发制品企业审计、企业融资成本加大等问题,也对发制品出口造成了严重冲击和影响。四是奖励政策不能及时兑现,出口企业积极性受到打击。周边地市(郑州、新乡、焦作、安阳、洛阳等)相继出台出口奖励政策并认真落实,造成我市出口流失严重(据不完全统计:2011年流失1亿美元,占当年我市出口总额的10%)。今年以来,我市已有部分企业到周边地市办厂,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,我市出口压力很大,稍不努力,就难以完成全年出口目标。

(二)对承担的指标重视不够。许昌市17项主要经济指标中,商务部门承担5项:出口总值、进口总值、利用外资、利用省外资金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,这5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是许昌市对外工作的门面,直接反映出许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。但部分县(市、区)商务部门对指标重视程度不够,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一是认识不到位。部分单位的主要领导对承担的指标不管不问,分管领导也听之任之,目标是多少、完成情况如何、有没有达到时序进度、在全市排什么位次,没有用心去了解、去研究,仅仅由具体科室的工作人员做些简单的统计上报工作。二是人员不到位。具体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,该上报的数字不及时上报或应付了事,基础工作做不到位,直接造成部分县(市、区)商务指标运行排名靠后,也严重影响了全市总体进度。三是措施不到位。没有推动工作开展、着力提升指标的有效机制和办法,仅停留在召开会议、分解任务层面,说的多、做的少,真正静下心来研究指标、查找问题补短板的少。

(三)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够。一是参谋作用发挥不好。商务部门是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能部门,部分县(市、区)商务局给当地政府领导汇报不到位、参谋不到位,个别地方甚至未将招商引资工作列入重要议程;二是重形式、轻内容。招商引资实效性有待加强,招商活动往往是就会办会、项目一签了之,缺少有针对性的后期跟踪推进措施,没有认真研究思考如何巩固、扩大招商成果。1-9月份,魏都区签约项目资金到位率22.7%,东城区资金到位率9%,远低于39.8%的全市平均数,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招商的成果没有落在实处。三是招商引资准备不足。个别地方存在假签现象,组织或参加的招商活动,准备不充分,临时拼凑人员作为邀商成果,有些地方甚至为了签约而签约,找人代替客商上台签约。四是招商引资站位低。习惯于站在商务局层面开展工作,不注意与本地区有关职能部门的对接沟通,不注意收集相关信息,不注意站在全局高度统筹安排招商引资工作,新型城镇化、农林水利、信息、物流、金融、文化旅游、卫生等领域均有很多好的招商引资项目,包括相关部门好的做法和经验,我们都可以收集、总结、提升。

三、下一步工作

(一)全力办好招商活动。今年,我市还有4项重点活动:11月下旬在北京举办的京津晋承接产业转移对接活动、12月中旬在广州举办的珠三角承接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和12月下旬在韩国举办的2012中国(河南)—韩国合作交流洽谈会以及11月中旬我市主办的2012年药王孙思邈医药文化节活动。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:一是要主动对接,争取主动权。真正做到项目准备到位、客商邀请到位,对以后的招商活动,我们组织的也好,参加省里、国家的也好,都要研究分析活动特点,找准对接点,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,这样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;二是要把项目做实、做真、做好。各县(市、区)商务部门要把握好项目征集、筛选、签订、跟踪的各个环节,制定针对性的具体措施,把引资成果落在实处;三是要充分利用招商活动做好形象展示。要把每次招商活动作为展示地方形象的机遇和平台,争取展示优势、树立形象、扩大影响。尤其是下个月即将举行的禹州药交会,各地的项目征集工作,一定要围绕产业转移和延链补链,结合主导特色产业、新兴战略性产业,认真征集、筛选会上签约项目,在保证大会引资效果的同时,充分宣传许昌形象、展示许昌特色。

(二)重点抓好项目落地。就招商工作的各个环节来说,项目落地是重中之重。为切实做好该项工作,市政府督查室、市监察局效能室,将对今年以来签约的412个招商引资项目进行一次实地督导,并对工作不力、进展迟缓的项目责任单位,由监察部门给予效能告诫,加大推进力度。同时,对今年以来签约项目的履约、开工情况进行年底排名,并以市政府政务督查形式公开通报。

(三)紧盯目标,查漏补缺。现在到年底,还有2个月时间,各县(市、区)商务部门要对照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,组织开展“回头看”,对承担的主要指标,要全面盘点、摸清底数,进度相落后的,要拿出实实在在的推动措施,补齐短板,确保完成;进度靠前的,要自加压力,争取超额完成。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:一是各项指标要加压驱动。商务部门的主要领导同志要静下心来,认真研究分析,哪些可以完成、哪些难以完成、哪些没有达到时序进度,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推动措施,补齐短板,向当地党委、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;二是人员要落实到位。将单位的骨干力量向承担指标的业务科室倾斜,把主要精力放在几个指标的完成上,为做好全年工作、完成指标提供坚强的人员保障;三是要制定具体工作措施。用机制和制度推动工作扎实开展,尤其是招商引资、利用外资、利用省外资金、外贸进出口等重点工作,要有专门安排部署、专项工作方案、专人研究分析。目前,市商务局正在研究制定明年的指标分解,市开放办将坚持对各地、各单位商务指标运行情况实行“月通报、季排名、年中小结、年度考核”,每月对各县(市、区)指标进度进行通报排名,进展情况直接发至各级党委、政府主要领导,并在市政府常务会和市委常委会上做专项汇报。四是要加强沟通对接。纵向上,县区商务部门要及时向省厅汇报工作进展动态,包括组织开展的招商活动、小分队招商成果、好的经验做法等。年初,市局对商务信息报送工作进行了专项安排,但部分县(市、区)商务部门依然不够重视,就9月份报送情况来看,开发区和东城区当月报送信息数量为零。横向上,各县(市、区)商务部门要加强与有招商职能局委的对接,建立经常联系,从全局高度把握本地区的招商引资活动。五是要提前动手、及早介入,做好明年工作谋划。市政府专门下发了《关于做好2013年工作谋划的通知》,明确了谋划思路、目标、重点,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上也提出了明确要求。目前,市商务局已着手谋划明年招商引资工作,总体工作思路是:着力做好“招商引资”和“承接转移”两篇文章,依托“选定目标区域、确定重点产业、锁定目标企业、紧盯商会协会”四个主体,突出“定向招商、以商招商、小分队招商、产业集群招商”四个重点,从站位全局、扭住项目、着力转变三个方面入手,做好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工作。主要目标是:围绕新型城镇化、农林水利、社会事业、民生和重大基础设施五个方面,谋划推介600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;全年合同引进市外资金1200亿元,增长20%;完成进出口23.86亿美元,增长19%。其中:出口18.85亿美元,增长19%;进口5.01亿美元,增长19%;合同利用外资5.2亿美元,增长20%;实际利用外资5.2亿美元,增长20%;实际利用省外资金300亿元,增长19%;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000万美元,完成营业额3000万美元;境外投资完成2000万美元;外派劳务1400人次。各县(市、区)商务部门要认真研究分析本地情况,围绕市委、市政府的决策部署,按照市商务局明年工作的总体思路,抓紧做好明年项目谋划和总体工作谋划,月底前报送市开放办。